近年,金口河区坚持建、管、用并重,通过“三级联动、三重变化、三品加持”的途径,加强高标准农田管护使用,保障农田和设施持续发挥效益。
一是“三级联动”强共治。建立完善“区负总责、乡镇落实、村为主体”的管护机制,将高标准农田管护纳入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改革,符合条件的资产资源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,实现多方协同共治。印发《乐山市金口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办法(试行)》《关于做好2025年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管护工作的通知》等文件,巧用“田长制”抓管理,督促乡镇、村组做好农田巡查、日常管护和盘活利用。
二是“三重变化”提效益。结合人少地多的实际,充分征求承包农户意见,按照依法自愿原则,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片流转农民承包地,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整理和统一租金后,租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,打破农村土地承包界、地块界、沟渠路界等束缚,化整为零实现适度规模经营,打造粮药轮作、粮蔬套种、种养循环等新型承包地经营方式,推动小田变大田、大田变良田、良田变美景。
三是“三品加持”挖潜能。在选品种、提品质、打品牌上做文章,深挖耕种潜能。组织“田秀才”“土专家”和农技员帮助经营主体选良品、育良种、壮品牌,提升种植效益。争取中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资金等,以及农业科技示范、种粮大户补贴、粮食直补等项目,鼓励龙头企业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承包高标准农田,打造油菜、豆玉复合、马铃薯等示范种植,既确保农田不撂荒闲置,又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,形成“政府主导、市场参与、群众受益”的农田建、管、用体系,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贡献金口河力量。